2017年6月2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為支持單位,《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承辦的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近200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本次研討會共安排了25個報告,很多專家報告都分享了儀器研發成果,涉及近紅外、拉曼、原子熒光、LIBS、太赫茲、小型成像光譜儀等多類別的儀器,國產儀器開發呈現可喜態勢。以下是部分報告內容:
報告題目:光譜儀器用于過程分析的研究
報告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長、北京化工大學 袁洪福教授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長、北京化工大學袁洪福教授在報告中介紹到,2015年之后,其與西派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系列的在線光譜類儀器,如用于雌雄蠶蛹的分揀、瀝青快速檢測、紡織面料的檢測等,致力于將光譜儀器真正應用于過程分析。
報告題目: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的應用和挑戰
報告人: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 劉國坤副教授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劉國坤副教授詳細介紹了其課題組在表面增強拉曼快檢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總體策略如下:以便攜(掌上型)拉曼光譜儀為硬件載體,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ERS增強基底為核心,基于SERS的指紋圖譜特點針對性發展前處理方案,并結合化學計量學算法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從而構建SERS快速檢測儀器和方法。
報告題目:光波調控超分辨聚焦成像
報告人:上海理工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王海鳳教授
上海理工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王海鳳教授介紹了其課題組在光波調控超分辨聚焦成像方面的研究工作。據其介紹,利用光譜調控技術,即改變物鏡光瞳面上光的偏振、位相、振幅來實現遠場超分辨聚焦,獲得100納米的實驗分辨率和70納米的理論分辨。把光波調控技術與近場納米結構結合,可以實現20納米以下的超分辨聚焦光斑。
報告題目:光譜儀器研發與分析測試技術的一些新進展
報告人:四川大學分析儀器研究中心 段憶翔教授
四川大學分析儀器研究中心段憶翔教授在報告中展示了其課題組在光譜儀器與分析測試技術開發方面取得的一些新進展,包括一系列臺式、便攜、手持式LIBS儀器,LIBRAS儀器(LIBS-Raman),微波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離子遷移譜等。據悉,2017年BCEIA期間,段憶翔教授課題組將攜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等多款產品亮相。
報告題目:微區X射線圖像與形態分析裝置應用與研發進展
報告人: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羅立強教授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羅立強教授介紹了微區X射線圖像與形態分析裝置應用與研發進展。據其介紹,在過去的十年間,X射線探測技術實現了從物質成分向元素形態、從宏觀物體向微觀結構、從數據數字向圖像分布的發展跨越。羅立強教授的報告從X射線時空四維信息獲取、X射線元素形態活體分析、X射線3D物質結構襯度成像三方面,就目前的應用熱點、儀器與裝置研發、未來發展等進行了討論。
報告題目: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及其應用
報告人:首都師范大學 趙國忠教授
作為一個未被完全開發的電磁波段,太赫茲在癌癥診斷和醫療、緝毒與反恐、安檢等領域具有值得期待的應用前景。首都師范大學趙國忠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其課題組在太赫茲時域光譜儀器及技術方面開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比較了目前國內外的太赫茲時域光譜儀現狀,并展示了自主研發的GZ-Ⅰ型太赫茲時域光譜儀。據悉,這兩年國產太赫茲時域光譜儀(大恒光電)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并推出了商品化的儀器,使得進口產品的價格得到了很大的下降。
報告題目:小型成像光譜儀研制與應用
報告人: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 鄭志忠教授級高工
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鄭志忠教授級高工介紹了小型成像光譜儀研制與應用的研究工作。據其介紹,近年來,我國有多家單位開展了基于offner同心結構的成像光譜儀光學系統研究、凸面光柵制作、樣機研制及試驗工作,但是沒有工程化產品,而且光柵效率低。在此背景下,鄭志忠課題組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經裝調成功了VNIR和SWIR成像光譜儀。此外,據介紹,該課題組還開展了便攜式地物光譜儀、機載成像光譜儀等多類型的儀器研發工作。
報告題目:四通道原子熒光分析技術及其應用
報告人: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李日升高工
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李日升高工介紹了四通道原子熒光分析技術及其應用,據介紹四通道原子熒光分析技術具有國際國內技術領先、多元素同時測量、可以實現通道合并、分析技術指標好等特點,是目前國內唯一可進行多元素同時測量的非色散原子熒光光譜儀,該成果獲得了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和西安科學技術獎勵。
報告題目:全反射X光熒光多元素精密分析儀研制
報告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放化所 康海英副研究員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放化所康海英副研究員介紹了全反射X光熒光多元素精密分析儀研制方面的工作,包括全反射X射線熒光分析專用軟件的編寫以及全反射熒光測定大氣采樣膜的方法研究。就目前的完成情況而言,Ca、Sc、Ti等元素的檢測限在10-7g量級,Mn、Fe、Ni等元素的檢測限在10-8g量級。
報告題目:國產光譜儀器設備驗證及綜合評價
報告人: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劉鑫博士
為了提升國產儀器質量,提高國產儀器市場占有率和認可度,國產光譜儀器的驗證及綜合評價項目得業界的認可和支持。據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劉鑫博士介紹,目前已經開展了16臺套儀器的驗評,第四批參評儀器有8 臺套。
清華大學 張新榮教授
除了各位專家分享的儀器及技術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研討會結束的時候,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主持了有關中國光譜儀器未來發展的討論環節。雖然國產儀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依然面臨著很多問題,老前輩們給出了建議和期望,中青年儀器從業人員也表達了愿景和決心。
與會代表討論環節
在討論環節,原北京吉天儀器公司研發總負責人/董事長劉明鐘表示原子熒光有兩條比較重要的發展方向:形態分析和重金屬的在線分析,希望年輕一代可以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北京大學張樹霖教授表示,我們要發展儀器,必須要與基礎科學結合起來,根深才能葉茂,呼吁要重視基礎科學;清華大學分析中心鄧勃教授表示支持國產儀器,不僅要根據需要做儀器,還要根據需要買儀器,不能一味的根據指標來買儀器。
此外,還有很多與會代表紛紛發言,涉及儀器發展趨勢、招標采購等多個方面,老、中、青三代儀器研發從業人員對國產光譜儀器的發展獻計獻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